CN | EN

“研”着创新之路迈进——记2024年河南省企业“创新达人”李海龙

发布时间:2025-09-01 14:55:59

发布者:本站

浏览量:391


 2025828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责编·作者:杨斌


李海龙现场查看锌合金成品

  他专一执着,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锌镍多元合金、锌铝镁合金、结构件镀锌用锌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项目,并实现产品工业化。他就是豫光金铅集团锌业五厂副厂长、河南省创新达人荣誉称号获得者李海龙。
  不忘初心 凝聚创新动力
  李海龙扎根锌基材料研发10余年。2016年,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锌镍多元合金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每年为豫光集团增收3000万元。这项技术的突破源于他对批量镀锌行业的深度调研——为攻克锌镍合金卡脖子难题,他带领团队跑遍全国50余家镀锌厂,发现了传统工艺存在涂层不均匀、耐腐蚀差等痛点。
  在实验现场,李海龙带领团队用中频炉做了300多组试验,并一起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最惊险的是稀土添加环节,团队创新采用钓鱼式稀土添加法,破解了传统工艺复制过程中出现的稀土燃爆难题。
  2018年,团队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元素扩散模型,实现合金内部组织结构均匀度达98%,顺利通过了试用满意度调查与反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该技术达到国内有色冶金行业领先水平,相关专利已获授权6项。如今这项技术已应用于高铁接触网、海上风电设备等高端领域。
  我们做研究的人都很单纯,就是一门心思把科研项目做好,让它能够快速地转化成科技成果,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李海龙说。
  不破不立 焕发无限潜力
  2020年,随着国内光伏行业爆发,多家钢厂开始生产锌铝镁镀层产品,破解镀层黑点及耐腐蚀性差这两项难题,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面对难题,李海龙先深入镀锌生产一线交流,又将黑点镀层带到高校进行研究。经过一线调研与高校合作研究,李海龙结合自身研发经验提出大胆构想:锌铝镁合金传统制备工艺可能存在缺陷。
  20211月,带着这个想法,李海龙又开启了新材料的研发及推广之路,历经6个月,通过近千次实验,豫光集团首创的内加热法既能避免过烧现象,又能防止镁、铝等金属元素难熔氧化物的生成,从而保证合金内部组织结构均匀且无杂质。
  制备锌铝镁合金新工艺横空出世。此种制备法,使合金元素扩散均匀度提升15%,过烧现象减少36%,氧化杂质含量低于0.15%,有效避免了黑点问题,极大提高了耐腐蚀性,得到了行业和市场的认可。2024年,豫光锌合金又完成10余种产品的开发及市场推广,更让包钢、邯钢等国内大型钢企将豫光集团列为核心供应商。
  技术革新 抢占绿色转型高地
  2025年,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发布《铸造用锌合金过程样品取样技术规范》并制定标准。这项由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牵头的标准,将让全球25%的锌资源利用更精准。
  铸造锌合金因熔炼时元素易偏析,时常产生铸件老化、表面质量下降等问题。行业长期面临取样难题:传统炉内取样因合金液偏析导致数据失真,而成品锭取样又会造成资源浪费。
  2024年,李海龙团队凭借多年的锌合金生产实践发现,不同牌号锌合金的流动性差异可达30%,若取样不科学,直接影响下游产品合格率。20245月,该团队创新提出动态分段取样法,在浇铸时根据温度曲线多点采样,既避免偏析干扰,又保证成品锭的完整性。20253月,经过安徽九华公司的对比试验显示,新的取样法与GB/T8738-2014成品取样误差仅1.5%Al含量检测稳定性达99.2%,连困扰行业的浮渣难题也迎刃而解。
  实施新标准后,单条产线每年可减少200次破坏性取样,相当于节约15吨锌资源。按照当前锌价计算,公司年节省成本超450万元,碳排放降低8%。更关键的是,这种仅需普通车床就能操作的技术,让中小铸造厂也能轻松升级。
  如今,李海龙和他的团队把目光又聚焦到了锌基医用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上。他们将继续着创新之路扬帆远航,奋力谱写公司锌基材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